近年生育率的下降很明显。去年生育率下降的原因比较复杂,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,大家收入增长比较缓慢,甚至有些劳动者收入可能是负增长,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生活压力和对未来的悲观预期等,也可能解释一部分生育率下降的现象。但从趋势上看,生育率下降的现象的确是存在的。
我认为生育率低是一个问题,但是解决生育低的问题却要多方施策。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,在面临生育率下降时也出台了相关的鼓励政策,如国家帮忙出一部分生育和养育的费用等,但类似的政策对帮助提高生育率的作用并不明显。
因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,养育子女的成本会提高很多。同时,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,使得人们觉得生孩子的收益部分被社会保障取代了。
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生育率下降是世界的普遍规律,中国应该很快就会全面放开生育了。
但是,大家或许忽略了两个更重要的问题。
第一,中国人口的空间布局存在结构性问题。
中国是二元经济,城乡间差别很大,地区间的差别也很大,在这种局面下,当总人口出现老龄化和少子化趋势时,我们有一个独有的解决办法:改进劳动力的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。
举个简单的例子,中国有些地区出现劳动力短缺,但是中国乡村地区还有大量的人口。按照最新的统计,仍然有42%的就业人员在乡村。
因此,通过推进城市化的进程,可以改善城市地区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。通过地区间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,可以让相对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资源配置到发达地区,既能够提高转移劳动力的收入,也能缓解劳动力总体上供给不足的问题。
第二,人口素质的提高。
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否可持续,养老金是否在财务上可持续,既实际取决于劳动力的数量,又取决于劳动力的质量。即使劳动力数量增长放缓,若劳动力的质量可以得到不断提高,劳动生产率可以得到不断提高。
那么,经济社会发展受到的压力、养老金体系承载的压力就可以得到缓解,因此我们要提高教育水平。
提高教育水平有两条,其一,尽快推行12年义务教育。
中国即将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,但我们公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依旧比OECD发达国家低四年左右,因为我们实施的是9年制义务教育,发达国家实施的是12年义务教育。
其二,为农村的孩子提高教育质量。农村户籍的孩子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,我们要提高农村户籍孩子的受教育年限。
传统的户籍制度,不仅在阻碍现有劳动力的流动,也阻碍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水平的提高,产生了大量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问题。实际上,这个问题背后的核心依旧是公共服务(特别是教育)的均等化问题。
孩子的父母在城市工作,但是孩子在农村或老家的县城里读书,一方面导致了留守儿童的问题,另一方面孩子的教育质量不够好。
如果说城市化进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话,那么,接下来就要通过户籍制度改革,让大量留守儿童可以进城与父母一起生活并接受教育,从而改善下一代的教育水平。
因此,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远不只是个公平问题,而是事关中国如何提高人口素质,缓解劳动力数量萎缩的压力。
(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)
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“铭心而论”。